轉自:揚子晚報
3月3日,出席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的住蘇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順利抵京,向大會報到。北上的高鐵車廂內,代表委員們與記者交流最多的,便是百姓關心的民生事。
關鍵詞:促進就業
發揮高新區載體功能,助力學生“畢業即就業”
2024年,江蘇獲批全國首家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全國政協委員,農工黨江蘇省委會副主委,江蘇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張橋對此感到非常振奮。今年全國兩會,他重點關注“雙高協同”,即如何更好地推動“高校-高新區”協同發展,進而推動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促進高校人才培養和畢業生就業。
“江蘇有18個國家級高新區,實現了13個設區市全覆蓋,這是江蘇獨有的優勢資源。”張橋說,高校是科技創新成果重要的供給方,高新區則是需求方。他希望更好地發揮高新區載體功能,幫助高校學生在畢業前就能夠到高新區的企業去實習,得到更多機會了解產業。同時,企業的管理人員、特別是高管有機會到高校擔任“產業教授”。“這樣他們更知道需要培養什麽樣的學生,這樣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找到自己心儀的企業,不要由企業投入過多成本進行長時間培訓,實現‘畢業即就業’。”
關鍵詞:銀發消費
豐富消費供給,讓銀齡生活更精彩
銀齡生活不隻需要生活保障,保健、出遊、休閑、智能產品等豐富多彩的消費供給都是“銀發族”追求幸福的必需。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江蘇省委會副主委、無錫市委會主委,無錫市政府副市長盧敏重點關注銀發消費市場的升級。她認為,老年人口規模龐大且需求多元,具有巨大消費基礎和廣闊市場。
她建議國家層麵製定銀發經濟重點產業目錄,發布老年人剛需產品與服務推薦清單,動態更新適老化產品(服務)品類。同時,加大養老產品供給,鼓勵銀發企業產品推廣應用,開放並拓展銀發消費場景。例如支持建設適老化產品體驗中心、社區銀發“消費驛站”“體驗館”,提供新品發布、產品試用、服務預約、上門安裝調試等一站式服務。此外,還要進一步開展數字適老行動,推進APP和網站設置“老年模式”,增強老年人防騙意識,解決老年數字鴻溝問題,暢通消費渠道。
關鍵詞:網暴治理
為數字時代人格權保護提供精準保障
“網絡暴力治理麵臨監管難度大、違法成本低等現實困境,導致這一問題難以從根本上得到遏製和杜絕。”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市台聯會長,南京師範大學區域國別研究院院長林敏潔重點關注網絡暴力治理話題。
林敏潔介紹,當前國家已經出台係列相關規範性文件,為法治管理網絡空間奠定堅實基礎。而現階段,網絡暴力信息識別模型精準度不足,匿名賬號溯源難度較大,固定保全違法證據的技術手段相對滯後,對背後施行惡意行為人實施精準打擊懲戒麵臨“取證瓶頸”或成本太高。她建議從完善整治網絡暴力的法律法規、落實整治網絡暴力的執法責任、加強整治網絡暴力的技術支撐、夯實網絡平台的主體責任四個方麵,力求構建和諧網絡生態,清朗網絡空間,為數字時代人格權保護提供精準保障。
關鍵詞:沉浸式看劇
大力培育城鎮鄉村小劇場
“環境式越劇《新龍門客棧》為何火爆呢?與傳統大劇場相比,它的沉浸式劇場設計很特別,與觀眾互動,讓人沉浸其中。”全國人大代表,江蘇淮劇博物館演員,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陳澄建議大力培育城鎮、鄉村小劇場,讓高品質文化深入群眾身邊。
“小劇場規模小、投入小、運營靈活,商業演出較適合成本小、票價低廉的‘輕量級’小演出,傳承演出功能,是一種將藝術和惠民連在一起的平台載體。”她提出,各地應將小劇場建設納入到民生實事工程,新建一批較高標準的、座位300-500人,符合劇目演出需求的小劇場,能夠承擔優秀劇目惠民演出需求。由當地專業院團或者文化館,組織對小劇場管理、服務人員進行業務培訓提升,提高舞美、燈光、音響人員的專業水平,提升小劇場整體素質,鼓勵開展沉浸式、環境式演出的嚐試。同時,以惠民補貼形式進行推介,培植廣大觀眾自覺購票觀看演出的商業習慣,對未來的藝術產業化良性可持續發展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關鍵詞:帶薪陪護
增加帶薪陪護假,讓子女“常回家看看”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念之一。在赴京的高鐵上,全國人大代表、領勝城科技(江蘇)有限公司製程高級工程師、生產技術部主管邵永海與記者分享了他在調研中的體會。他說,當前,我國已步入中度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因其生理機能逐漸衰退,容易患病且康複周期較長,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更多的關懷與照料。目前國內一些地方已經開展相關的探索。 “我認為,可以將老年人子女陪護假納入國家勞動法或地方性法規,明確規定子女有權享有一定天數的帶薪假期用於照顧年邁雙親。”他提出,可以根據老年人年齡增長,適當增加陪護假天數,比如每滿五歲增加一天,直至達到特定上限;靈活性安排老年人子女陪護假,允許假期分散使用,而非一次性休完,以便於突發情況下隨時提供照顧,而不必擔心連續離崗的問題,當年假期不延期。
關鍵詞:免費出行
高速公路免費可否按天拆分“時段包”
節日出行如何更順暢?一年來,來自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泰興市供電分公司的全國人大代表張強在調研走訪中不斷思考。“節假日小客車免費從2012年國慶假期開始實施,並惠及很多車主,但近年來也出現了集中出行、高速擁堵、免費政策與路網承載能力不匹配等問題。”不僅走訪車主,張強還專門與清華大學交通研究所副所長楊新苗開展探討。“高速公路免費政策是否可以靈活實施?是否可以‘錯峰免費’讓車主線上自主選擇何時免費?”張強提出,不妨將全年免費額度拆分為“免費時段包”,建立線上平台讓車主預約選擇免費使用時間。例如,春節可選3天、國慶可選5天,剩餘天數可分配至其他非高峰時段,以此分散車流壓力,緩解節假日集中出行問題。他還建議,可優先在長三角、珠三角等節假日擁堵高發區域先行試點,結合用戶反饋調整額度分配規則,在探索中積累經驗,發現問題,針對性解決後再向全國推廣。
關鍵詞:兒童成長
讓多動症孩子也能發揮潛能
全國人大代表、南京市第一醫院副院長張俊傑今年將目光投向了中小學校的ADHD(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學生。張俊傑介紹說,ADHD即俗稱的多動症,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發育障礙,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多動和衝動行為。張俊傑在此前的調研中發現,中小學一線教師和家長對ADHD的了解還不全麵。“這些孩子如果沒有被及時診斷,不僅延誤最佳的治療年齡,如果遇到學校和孩子的家長不能正確地識別看待和引導教育孩子,那麽孩子很可能會被貼上‘差生’的標簽,這對於患兒較長的求學年齡段的學習及成長過程可能會產生不利影響。”在張俊傑看來,當前我國ADHD兒童的教育支持仍處於起步階段,亟需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從“認知普及—政策保障—資源落地”多層麵推進係統性改革,通過構建科學合理的包容性教育環境,並將ADHD知識培訓納入到教師繼續教育培訓體係中,幫助ADHD學生發揮潛能,減少因誤解和忽視造成的二次傷害,真正實現“一個都不能少”的教育目標。
關鍵詞:安居宜居
推廣“定製化住宅”,業主和開發商“商量辦”
全國政協委員,民盟南通市委會主委,南通市政府副市長劉洪調研發現,當前商品住宅市場仍以標準化開發模式為主。一般商品房項目從設計到竣工需要3年建設周期,但市場需求變化快,現房銷售時其產品可能已不符合最新趨勢。拿到精裝修的新房,不少業主還是會重新“拆改裝修”。
對此,劉洪建議推廣“定製化商品住宅”,由開發企業按照業主的意願進行規劃方案設計、施工圖設計,對建築風格、戶型結構、建築用材、裝修風格、家具家電等進行個性化定製。同時,創新資金監管機製,優化合同設計,明確權責關係,創新技術標準,助力構建房地產發展的新模式。
劉洪介紹,2024年南通就在兩個樓盤試點了“定製化商品住宅”模式。例如南通創新區某項目,允許購房者根據需求調整建築立麵、戶型空間布局,同時邀請業主與開發商、設計師團隊共同商議方案。這一項目規劃住宅150套,已吸引200多組意向購房者溝通洽談,80餘個家庭已開始參與設計共創。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可 劉麗媛 徐昇 呂彥霖 薛玲
校對 陶善工
评论
谷歌留痕
回复你好你好好的话说
谷歌留痕
回复哈哈哈回家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