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達研究報告:12月製造業繼續保持擴張,證監會擴大互換便利參與機構範圍
源達研究報告:12月製造業繼續保持擴張,證監會擴大互換便利參與機構範圍 时间:2025-07-05 07:42:30
炒股就看,權威,專業,及時,全麵,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源達
投資要點
資訊要聞
1. 2024年12月31日,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2月份,宏觀政策組合效應繼續顯現,我國製造業PMI為50.1%,連續三個月保持在臨界點以上,製造業繼續保持擴張。
2. 2024年12月31日,中國證監會宣布擴大互換便利參與機構範圍。為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全國金融係統工作會議要求,相關機構積極申請,中國證監會會商中國人民銀行在首批20家參與機構基礎上,根據分類評價、合規風控等條件增選了20家參與機構,形成40家備選機構池。每批次操作時,根據意向參與規模篩選出20家左右的機構參與中國人民銀行招標操作。目前,第二次互換便利操作的各項準備工作就緒,今天開始操作。中國證監會要求相關機構充分發揮專業投資能力,加強合規風控管理,有效發揮穩市貨幣政策工具功能,加強和改善市場預期管理,促進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3. 2024年1月1日,為貫徹落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決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央組織部、財政部等三部門發布《實施彈性退休製度暫行辦法》,明確了彈性退休的辦理程序、基本養老金領取等內容。根據決定,從2025年1月1日起,我國將用15年時間,逐步將男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從原60周歲延遲到63周歲,將女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從原50周歲、55周歲,分別延遲到55周歲、58周歲。
4. 2025年1月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係列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袁達表示,2025年,要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更大力度支持“兩重”項目。將設備更新支持範圍擴大至電子信息、安全生產、設施農業等領域。實施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等3類數碼產品給予補貼。進一步提高新能源城市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農機報廢更新補貼標準。加大家裝消費品換新支持力度。
市場概覽
本周國內證券市場主要指數全線收跌。申萬一級行業中,煤炭行業跌幅最小為-1.6%。
投資建議
1)建議關注政策驅動及產業趨勢下的新質生產力投資機會: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2)關注擴大內需帶來的相關行業投資機會:食品飲料、家電、汽車等。3)關注受益於大規模化債的相關行業投資機會:業務To G的公司、基建產業鏈。4)關注央國企市值管理的投資機會。5)看好黃金的中長期投資機會。
風險提示
政策變化超預期風險、經濟環境變化超預期風險、市場短期波動風險。
一、資訊要聞及點評
12月製造業PMI為50.1,製造業繼續保持擴張12月份,宏觀政策組合效應繼續顯現,製造業PMI為50.1%,連續三個月保持在臨界點以上,製造業繼續保持擴張。
圖1:製造業PMI指數(經季節調整)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源達信息證券研究所
供需兩端繼續擴張。生產指數為52.1%,比上月下降0.3個百分點,新訂單指數為51.0%,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兩個指數均繼續高於臨界點,製造業企業生產和市場需求保持擴張。從行業看,農副食品加工、食品及酒飲料精製茶、通用設備、電氣機械器材等行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均高於54.0%,相關行業產需增長較快;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金屬製品等行業兩個指數均低於臨界點,產需釋放相對不足。為滿足生產需求,企業加大采購力度,采購量指數為51.5%,比上月上升0.5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擴張。
大中型企業PMI高於臨界點。大型企業PMI為50.5%,比上月下降0.4個百分點,今年以來持續位於臨界點以上,對製造業支撐作用明顯;中型企業PMI為50.7%,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8個月以來首次升至擴張區間;小型企業PMI為48.5%,比上月下降0.6個百分點,景氣度有所回落。
部分重點行業保持擴張。從重點行業看,在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以及傳統節日臨近等因素的帶動下,相關行業擴張步伐有所加快,消費品行業PMI為51.4%,比上月上升0.6個百分點;裝備製造業PMI為50.6%,連續5個月位於擴張區間,繼續保持較快發展;高耗能行業PMI為48.8%,比上月下降0.4個百分點,景氣水平有所回落。
價格總體有所回落。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分別為48.2%和46.7%,比上月下降1.6和1.0個百分點,製造業市場價格總體水平有所下降。
圖2:製造業PMI及構成指數(經季節調整)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源達信息證券研究所
國家發改委:“兩新”政策加力擴圍,將實施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月3日(星期五)上午10時舉行“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係列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袁達表示,2025年,要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更大力度支持“兩重”項目。將設備更新支持範圍擴大至電子信息、安全生產、設施農業等領域。實施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等3類數碼產品給予補貼。進一步提高新能源城市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農機報廢更新補貼標準。加大家裝消費品換新支持力度。
第一,關於“兩重”建設。去年以來,我委會同有關部門,堅持自上而下,統籌“硬投資”和“軟建設”,“兩重”建設實現良好開局。比如,支持長江沿線城市加快建設改造1.3萬公裏汙水管網,推動消除管網空白區1100平方公裏,並同步建立運行維護長效機製;再比如,支持推動沙化土地綜合治理、造林種草以及退化林修複、草原改良等近4000萬畝,打好三北工程三大標誌性戰役;又比如,在安排2023年增發國債支持東北建設2500萬畝高標準農田的基礎上,加力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再支持建設2500萬畝,推動盡早將東北全域黑土地建成高標準農田。上述項目正在推進過程中,效果將持續發揮。
今年,將增加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更大力度支持“兩重”建設。我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從三方麵加力推進。一是加大建設力度。繼續支持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發展、西部陸海新通道、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公共服務體係建設、高等教育提質升級等重點任務。將水利支持範圍拓展至全國大中型灌區、大中型引調水工程;將重點都市圈城際鐵路建設等項目納入支持範圍;在全國範圍全麵實施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二是加強軟硬結合。堅持項目建設和配套改革相結合,抓緊推進規劃政策製定和體製機製創新,完善投入機製,提高投資綜合效益。三是加快工作進度。在去年提前下達今年約1000億元項目清單的基礎上,近期將再下達一批項目清單,推動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第二、關於“兩新”工作。去年以來,“兩新”工作對擴大有效投資、提振居民消費、加快綠色轉型的綜合效應持續顯現。比如,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快速增長,汽車報廢和置換更新、家電以舊換新銷量明顯增加,新能源汽車、一級能效家電銷售占比持續提升。
今年,將大幅增加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規模,加力擴圍實施“兩新”工作。一是擴大範圍。將設備更新支持範圍擴大至電子信息、安全生產、設施農業等領域。實施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等3類數碼產品給予補貼。二是提升標準。進一步提高新能源城市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農機報廢更新補貼標準。加大家裝消費品換新的支持力度。三是完善機製。進一步簡化設備更新審批流程,提高經營主體設備更新的便利度。優化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資金分配,向去年工作成效較好的地區傾斜;降低企業墊資和經營壓力,簡化補貼流程,及時高效兌現補貼資金;規範市場秩序,加強項目資金監管等,持續提高政策效果。
我們將盡快公布今年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的具體方案,指導各地及時做好相關支持政策跨年度順暢銜接和平穩有序過渡,力爭取得更大實效。
中國證監會宣布擴大互換便利參與機構範圍12月31日,中國證監會宣布,擴大互換便利參與機構範圍。
中國證監會信息顯示,前期中國證監會會同中國人民銀行開展了證券、基金公司互換便利首次操作,操作金額500億元,20家證券公司和基金公司參與投標。工具實施以來,相關機構積極開展互換便利操作,根據市場情況穩步融資、投資,截至目前首批操作已全部落地,實際投放超過90%,發揮了互換便利工具維護資本市場穩定運行的積極作用。
為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全國金融係統工作會議要求,相關機構積極申請,中國證監會會商中國人民銀行在首批20家參與機構基礎上,根據分類評價、合規風控等條件增選了20家參與機構,形成40家備選機構池。每批次操作時,根據意向參與規模篩選出20家左右的機構參與中國人民銀行招標操作。目前,第二次互換便利操作的各項準備工作就緒,今天開始操作。中國證監會要求相關機構充分發揮專業投資能力,加強合規風控管理,有效發揮穩市貨幣政策工具功能,加強和改善市場預期管理,促進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實施彈性退休製度暫行辦法》發布為貫徹落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決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央組織部、財政部等三部門1月1日發布《實施彈性退休製度暫行辦法》,明確了彈性退休的辦理程序、基本養老金領取等內容。
根據決定,從2025年1月1日起,我國將用15年時間,逐步將男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從原60周歲延遲到63周歲,將女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從原50周歲、55周歲,分別延遲到55周歲、58周歲。
《實施彈性退休製度暫行辦法》提出,自2025年1月1日起,職工達到國家規定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最低繳費年限,可以自願選擇彈性提前退休,提前時間距法定退休年齡最長不超過3年,且退休年齡不得低於女職工50周歲、55周歲及男職工60周歲的原法定退休年齡。
職工自願選擇彈性提前退休的,至少在本人選擇的退休時間前3個月以書麵形式告知所在單位。
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所在單位與職工協商一致的,可以彈性延遲退休,延遲時間距法定退休年齡最長不超過3年,所在單位與職工應提前1個月,以書麵形式明確延遲退休時間等事項。
彈性延遲退休期間,所在單位與職工協商一致,可以終止彈性延遲退休,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
二、市場概覽
1.主要指數表現
本周國內證券市場主要指數表現分化,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滬深300、上證50、中證500、中證1000、科創50、科創100指數過去一周漲跌幅分別為-5.6%、-7.2%、-8.6%、-5.2%、-4.2%、-8.0%、-8.9%、-7.5%、-9.0%。
表1:主要指數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