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创业指南

貴州白酒五年激變:一場由政策掀起的產業地震

   发布时间:2025-07-05 07:35:18   发布者:寡二少雙網

糖酒快訊 文 |⠦𝛦𗺀

2023年冬,當攝影師李偉航拍仁懷核心產區時,發現一個驚人變化:在地圖上標注的酒廠中,有60餘家的廠房被標上了刺眼的“拆”字。在他2018年的同角度照片裏,赤水河兩岸還是密密麻麻的釀酒作坊,如今空地上已經長出齊腰高的野草。這種視覺衝擊,揭開了貴州白酒最劇烈的五年變革。

2025年開局,仁懷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堅定不移做優做強醬香白酒首位產業,堅持不懈推動酒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最新政策的發布,不僅標誌著行業從粗放式擴張向高質量發展的轉型,也預示著未來白酒產業將麵臨價值重構。從2021年產能狂飆期的“鎮鎮點火、村村冒煙”,到2025年全產業鏈產值突破1800億元,仁懷這個占中國白酒利潤超40%的超級產區,代表著貴州白酒正在政策指揮棒下經曆一場深層次的產業重構。

地理革命:誰在瓜分茅台鎮的蛋糕?

站在習水縣溫水鎮新建的萬噸酒庫頂樓,習酒技改項目負責人陳明指著遠處連片的發酵車間感慨:“五年前這裏還是荒山,現在連高壓變電站都要專門擴建。”這個投資83億元的項目,正將習水產區產能推至20萬千升。

這場地理革命早有預兆。2021年貴州省商務廳的產業熱力圖顯示,仁懷產區土地開發強度已超60%。政策立即轉向:2022年《貴州省赤水河流域醬香白酒生產環境保護條例》劃出禁止新建酒廠的紅線,直接把擴產項目逼向習水、金沙。

資本嗅覺總是最敏銳的。2023年私募機構對貴州白酒的投資流向圖顯示,78%的資金湧向仁懷之外。但擴張暗藏隱憂。某金融機構風控總監展示了一份習水產區調研報告:當地許多新建酒廠使用“鋼結構+彩鋼板”的臨時廠房,“這些隨時可能被劃入下一輪環保整治範圍的產能,正在製造新的風險資產”。

環保風暴背後的經濟賬本

仁懷市環保局2024年公布的罰款明細,暴露了這場變革的殘酷性:全年罰單中,67%指向白酒企業。某中型酒企老板算過一筆賬:投入800萬元改造汙水處理係統後,每噸酒成本增加120元,“這直接吃掉了我們給經銷商的返點空間”。

環保壓力正在重塑產業形態。在茅台鎮青草壩村,某村民把祖傳的3口窖池租給酒企,年收入從12萬元暴跌至3萬元。“現在酒廠都要自己建環保設備,小窖池成了燙手山芋。”他院子裏堆著的木質甑桶,已經積了厚厚一層灰。

但危機中也有新機遇。在仁懷名酒工業園,原本處理酒糟的虧損企業,現在通過生物發酵技術生產的高端有機肥,每噸價格比傳統產品高出300元左右。園區負責人透露,2024年酒糟衍生品產值突破8億元,帶動當地新增就業1200餘人。

暗流:繁榮背麵的裂縫

在習水縣稅務局的電子屏上,一組對比數據令人不安:2024年白酒企業增值稅申報銷售額同比增長37%,但消費稅僅增長9%。一位稽查人員透露,部分企業通過關聯交易把基酒低價賣給銷售公司,再高價回購成品酒,以此規避稅收。

更隱秘的風險在基酒金融化。某商業銀行信貸部展示了一份典型案例:一家酒企將價值2億元的基酒抵押貸款後,又通過關聯公司以3億元價格回購,虛增的1億元立即變成新項目的資本金。“這種擊鼓傳花的遊戲,在中小酒企中普遍存在。”

人才斷層的危機則在車間裏顯現。在茅台鎮某酒企的製曲車間,55歲的班長張建國已經連續三個月沒招到“90後”員工。“年輕人寧願在縣城做直播賣酒,也不願聞著酸餿的酒糟味三班倒。”貴州省釀酒工業協會的數據印證了這個趨勢:全省白酒行業35歲以下技術骨幹占比較低,而電商運營崗位同期迅猛增長。

尾聲:在傳統與未來的十字路口

站在2025年的赤水河大橋上,兩岸景象呈現魔幻對比:東岸的酒廠依然保持著1970年代的蘇式廠房,西岸的智能釀造基地裏,機械臂正將酒醅精準送入不鏽鋼發酵罐。這種時空交錯感,恰是貴州白酒變革五年的真實寫照。

當問及未來最大的挑戰,多位受訪者不約而同提到“標準的定義權”。仁懷市酒協秘書長拿出一份剛收到的歐盟檢測報告:某企業出口的醬酒因“糠醛含量超標”被退回。“他們用威士忌的標準衡量白酒,這提醒我們必須掌握國際話語權。”

或許正如某位觀察者所說:“這場變革不是要消滅傳統,而是讓兩千年的釀酒智慧在新時代找到立足之地。”在茅台鎮廢棄作坊的殘垣上,野菊花正在磚縫裏倔強生長——這可能是對產業轉型最詩意的注解。

來源 | 糖酒快訊(ID:tjkx99)

Tags:

推荐文章